本期速览
【 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 2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
【 3 】山东:印发《山东省加快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 4 】中国银行业协会李健:商业银行发展需关注的四个问题和五个发力点
【 5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四大特点和三大方向
【 6 】上海银行陈舟楫: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服务的三种模式和四项建议
【 7 】BanTech智库焦卢玲:商业银行布局AI大模型的三种方式、趋势前瞻及挑战
【 8 】埃森哲:发布《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 9 】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洞察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要重点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7年,公路数字化转型要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全面实现公路数字化转型,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意见》提出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公路设计施工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建造。推动公路勘察、设计、施工、验收交付等数字化,实现不同环节间数字化流转,促进基于数字化的勘察设计流程、施工建造方式和工程管理模式变革。二是提升公路养护业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养护。依托工程建设数字化成果,以业务应用场景提质增效为抓手,结合大中修工程和路况检测等,逐步实现在役公路数字化,切实提升公路养护智能化水平。三是提升路网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出行。以“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为目标,依托建设、养护等数据资源,完善部省站三级监测调度体系,提升路网智能感知、决策、调度、服务能力。四是提升公路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治理。汇聚完善公路市场主体数据资源,以公路数字化推动完善公路管理规则与政策体系,助力形成充满活力、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公路大市场。五是提升公路标准数字化水平,推动标准升级。六是提升公路数字化基础支撑水平,筑牢数字底座。夯实智慧公路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快构建行业大数据应用和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与生态。
山东:印发《山东省加快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印发《山东省加快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努力把山东省建设为国内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元宇宙科技创新高地、产业集聚区和融合应用示范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核心产业发展,重点塑强关键硬件、突破数字工具、丰富内容产品;二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重点做大龙头企业,做强中小企业,做优产业园区;三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强化“元技术”攻关、加快“元平台”建设、完善“元标准”体系;四是拓宽融合应用场景,重点打造“工业制造元宇宙”、“数字文化元宇宙”、“教育培训元宇宙”等;五是构建优良产业生态。
中国银行业协会李健:商业银行发展需关注的四个问题和五个发力点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发表文章《商业银行服务模式需要重构》指出,中国银行业虽然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结合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仍有四个问题需加以关注:一是存在规模和速度情结,精细化管理不足;二是存在顺周期经营思维,银企相伴式成长不足;三是存在重抵押轻成长性研判情况,对行业前景研究不足;四是存在产品和服务不够多元,金融服务适配性不足,尤其是存在金融服务同质同类、产品创新未能有效解决薄弱领域融资难题等问题。商业银行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模式,重点发展科创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以及绿色金融。二是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生态圈,重点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从单一产品服务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创新股权+债权、授信+非授信、金融+非金融、融资+融智等多种形式,做到“1+N”综合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多样性需求。三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四是依靠金融科技提升数字化服务质效,重点深挖数据资产价值、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围绕数据资产拓展新业务。五是依靠精细化管理提升银行自身发展质量。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四大特点和三大方向
近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合普惠 新金融——2023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讨暨典型案例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数字中国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政银企协同打破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普惠金融的服务主体和范围不断扩展,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科创金融与绿色金融齐头并进;三是数字化赋能产品服务创新,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打造业务新模式、围绕细分行业加快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等;四是消费者保护日益强化。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有三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不断扩展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和内涵,二是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市场体系,三是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制度体系。
上海银行陈舟楫: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服务的三种模式和四项建议
近日,上海银行计划财务部陈舟楫在《银行家杂志》发表文章《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服务的实践探索》。文中指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服务的实践措施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构建数字化营销作业与批量获客模式,包括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营销作业移动化,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批量获客与集中作业模式,坚持数据驱动、提升一线营销获客的精准度。二是打造科技赋能创新产品与平台服务模式,包括以科技赋能打造拳头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加强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服务上下游小微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绿色小微企业等特色客户,搭建场景平台、构建小微企业服务生态。三是构建全流程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包括对接外部数据开展模型验证、提升主动精准授信能力,基于业务数据的挖掘分析、加强信用风险的实时管控,加大科技系统建设与科技人员投入力度、强化对小微企业授信全流程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四项发展建议: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资源投入;二是完善风险系统建设与数字化应用,提升风控核心能力;三是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推动科技赋能与专家经验相结合;四是更好地关注小微企业需求,以客户为导向,迭代创新数字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BanTech智库焦卢玲:商业银行布局AI大模型的三种方式、趋势前瞻及挑战
近日,BanTech智库焦卢玲发表了《AI大模型发展图景及商业银行布局前瞻》。文中指出,AI大模型有九大特点,分别为通用性、高壁垒性、边际成本递减性、强泛化能力、迁移学习能力、参数规模庞大、深度结构复杂、多模态处理能力和数据利用率高。按照维度不同,AI大模型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从参数规模上看,可分为十亿大模型、百亿大模型、千亿大模型、万亿大模型;二是从模型工作方式上看,可分为强化学习模型和生成模型;三是从数据模态上看,可分为单模态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四是从模型开发模式上看,可分为开源大模型和在线大模型。目前,商业银行布局AI大模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自主研发、基于行业基础大模型构建专属大模型以及按需接入各类大模型API或私有化部署。未来,AI大模型将创新赋能银行前中后台各环节,在助力精准决策、强化智能交互、提升贷前风险评估质效、增强欺诈检测能力、夯实金融创新底座等方面发挥作用。但也要注意,AI大模型的规模化应用存在数据、算力、算法、场景拓展等一系列现实挑战,AI大模型短期内无法产生颠覆性创新效应。而全流程的数字化正是金融机构引入AI大模型的前提,数字化能力储备不足成为制约AI大模型在商业银行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因素。
埃森哲:发布《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近日,埃森哲发布《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仅2%的受访企业通过打造数字核心能力重塑各业务和各职能,致力开创竞争新前沿,成为企业变革道路上的“重塑者”。同时,技术在重塑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有46%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将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增加投资。此外,大部分中国企业仍只关注单一的业务转型,尚未认识到企业重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报告建议企业在五个领域采取行动,从而持续且全面地推进转型,开启重塑之路:一是重新定义竞争新前沿,将重塑战略覆盖到企业全业务和各职能,持续创新,推动所在行业不断进步;二是建设全企业协同,集人员、流程和数据之力,提升决策效率和响应,实现整体转型的多维价值;三是实现业务敏捷与技术韧性,以云为先构建基础设施,同时搭建大语言模型(LLM)所需的现代化数据平台,实现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和应用,有效应对安全风险;四是绿色升级,强化可持续创新业务;五是全员参与,构建未来型人才资产。
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洞察报告》
9月25日,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洞察报告》。报告指出,在小微金融领域,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实现量增、面扩、价降的趋势,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推进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已超过四成。风控数字化是解决小微融资供给规模不足与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关键,而数字化关键在于找到可线上获取、能很好衡量企业风险的数据。在供应链金融领域,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为36.9万亿元,得益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的显著成效,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0.3%的CAGR增长,2027年将超60万亿元,高于中国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和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应收账款模式数字化渗透率远超其他,电子债权流转凭证类产品贡献最大,未来供应链票据将取代一部分电子债权流转凭证类产品的市场。